• 糖酒信息网-糖酒招商代理网欢迎您!
  • 资讯
  • 百科

首页>资讯>锐仕方达:红酒企业委托猎头公司抢营销精英 2012-04-27

锐仕方达:红酒企业委托猎头公司抢营销精英 2012-04-27

2012-04-27 12:09:00来源: 阅读量:6

锐仕方达:红酒企业委托猎头公司抢营销精英  2012-04-2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红酒已经走向成熟,原料上无后顾之忧,销量也不断激增。但是最近有媒体报道,进口红酒依托多品牌、多产地、多口感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开始大肆抢滩中国消费者餐桌。再加上国产葡萄酒品牌至今没有产生向心力,也没有价格优势和先进的营销手段,过半市场拱手让人。

  "中外红酒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来看,中国红酒业人才还相当匮乏,尤其是营销精英。生产与营销的脱节导致中国红酒成功的凤毛麟角,大多数折戟沉沙,更难以应对进口红酒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如今,很多红酒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委托猎头公司争抢营销精英。"国内知名猎头公司锐仕方达猎头介绍。

  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1-2月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18.75万千升,同比增长14.65%。就累计产量增速水平来看,比上年同期减少8.98个百分点。进口方面,2012年1-2月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达到6.40万千升,同比增长0.20%,据估算,2012年1-2月我国进口葡萄酒累计均价达到6.23美元/升,比去年同期(4.82美元/升)提高1.41美元,相当于同比增幅达到29.18%。有权威数字显示,2010年至2014年葡萄酒市场销售额的将有20%左右的增长。这个增幅中,进口葡萄酒的增幅占到总增幅的70%。"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形势越发凸显。

  葡萄酒专栏作家、品酒师吴书仙直陈中国葡萄酒业最缺营销人才。她说,中国的葡萄酒企业只关心产品生产,注重于单纯的品牌宣传,没有谁会关心消费者想要什么,也没有谁想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服务的理念远远没有跟上。卖酒的不懂酒,怎么去教育消费者、怎样去引导消费?中国葡萄酒不是单纯品牌宣传时代,而是文化服务营销时代。装瓶后的服务人才最缺乏。

  中国某知名葡萄酒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中国葡萄酒人才既缺又不缺。所谓不缺,是指基础人才不缺。全国有20多家大专院校为葡萄酒企业输送大量食品发酵和果树种植方面的人才。但是目前最缺的还是复合型的,对葡萄栽培、酿造、产品营销均有所了解的人才。中国葡萄酒业太需要这类高级人才了。"

  据了解,目前中国红酒人才分为四类:一、理论型:以农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优点是系统地学习过农业理论知识,不足的是缺乏红酒的品鉴实践尤其是对进口酒的接触不多;二、实践型:多数有留学背景,从事过进口酒相关工作,由于曾经留学海外,接触和品尝进口红酒的机会较多,有丰富的实践感受,但理论不足。三、白转红型:长期从事国产白酒的生产或经营,后从事红酒业,优势是已建有完善的销售体系,不足是白酒与进口红酒的文化背景相差很大,从事红酒后会出现观念断层;四、内转外型:从生产和经营国产红酒拓展到生产和经营进口红酒领域,但由于红酒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各种体系很健全,产品质量的监管很严格,而多数国人对红酒还存有理解不足的问题。可见,红酒业复合型人才极为紧俏。

  锐仕方达猎头表示,营销是红酒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国产的很多红酒价格比进口红酒要高,其注重品质的同时并不注重营销,很多消费者对红酒并不懂,凭借进口、包装和价格这三点就很容易选择进口酒。"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褪去,营销才是当今过剩经济时代最具诱惑力的词语。国内红酒企业只有依托国内外科研、教学院所与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优势及平台,从基地、酿酒、品酒、营销、管理等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入手,组建起一大批优秀的红酒产业人才团队,才能在进口红酒冲击下抢占市场,屹立不倒。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糖酒信息网-糖酒招商代理网”的所有文章,均为糖酒信息网-糖酒招商代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糖酒信息网-糖酒招商代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糖酒信息网-糖酒招商代理网)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